schneider curtagon 35mm f2.8 Kodak E100VS 2007

消失中的山仔后美軍眷村

 
不久前的一個中午,我上華岡去跟我的老朋友碰面,從山下抬頭望去那個學校,雖然她在不遠的那座山頭上教書,卻也好久不見了。我到的時候剛好校園下課鐘響,學生魚貫似從教室裡出來,穿過擁擠的人群進去大雅館的Dante Coffee Shop,沿途讓我感到有點陌生。

我從北投搭230公車到山上的公車總站下車,然後再搭紅5路公車來到山仔后,平常我都是搭260,而從未搭過這路車。公車司機跟我說這輛車有開進校內,當他正要轉入校園時,我卻在愛富二街口按鈴下車了,想到好久未再進去校園,下車來散步也不錯,初夏中午的太陽仍感到溫暖呢!

從愛富街口走進華岡路,要進去學校的這條不夠寬的柏油路是很熟悉的,沿路兩邊擠滿了學生騎來上學的摩托車,仍然像以前那樣佔去了路肩,我也習慣性地不時停下腳步閃躲來往的大公車小車輛。兩旁的美軍宿舍仍在我熟悉的位置上,只是屋子很明顯的沒有像以前那樣富有居家的氣息,庭院長雜草,圍籬壞了似乎沒人整理,房子看起來也比印象中更老舊。


                     
美軍宿舍 2007                                           美軍宿舍  素描  54*39cm 1988

我往前走了一小段路還沒到天主堂,突然看到圍牆上有醒目的塗鴉讓我好奇地停下腳步,原來是畫著美軍眷村的完整分布地圖呀!顯然是想要讓人知道眷村已經消失或還存在的歷史導覽圖,塗繪的技術讓人有好感地想親近看一眼,對照著留在我腦海裡有關眷村宿舍的印象,好像玩著小時候的藏寶圖遊戲。我趕緊拿起相機跑到路中間拍了幾張照片,同時得閃躲從我背後呼嘯而過的車輛,感覺畫在那個位置確實很難讓人停下腳步仔細看個究竟呀!

牆壁上所畫的宿舍,那是1950年代美軍來協防台灣期間,蓋給美軍軍事顧問團當眷舍的社區。印象中每棟房子都是各自獨立,又有寬敞的院子、車庫,有些是用鋼筋混泥土蓋成平房或雙層的白色洋房,像以前的美軍電台ICRT那區,看起來較堅固,不過大部分都是空心磚或石砌牆壁,木構屋樑覆蓋黑瓦的屋頂,而且每間屋頂都長出一根壁爐用的煙囪,社區內的房子以幾個區域分布在山仔后。當然,我在那裡上學的時候,雖然知道社區裡面有外國人住,實際上早已沒有美軍的蹤影,只是一般家庭住在那些西式的房舍裡面,而「美軍眷村」仍然是我們每天上學必須經過的慣稱。

那幾年,我在美術系上課,偶而幾次,老師要我們去畫校園風景,記得每次我們三三兩兩地消失在美軍眷村裡,分頭去找題材,很少人會留在中國宮廷式建築的校園裡取景做功課。在那裡很容易找到一處很入畫的角落,即使只有一顆樹,一棟造型簡單的美軍宿舍當背景,就是很好的習作了。社區內有幾條小路穿過,每次我走路經過樹木繁茂陰涼像森林中的社區,可以察覺到每戶獨立的庭院內散發出不同的居家風味呢!我也習慣性地經由不同路徑的角落上下課,路頭路底經歷的是兩個氣氛完全不同的社區型態!

下課後走出擁擠吵雜的學校社區,我常常穿過眷村內的凱旋路或長春街散步到山仔后,再沿著菁山路回到老三合院的住所。有時天空湛藍,仍飄著大朵白雲的傍晚,偶而看到有人推著割草機在院子裡來回移動著。金黃的陽光照在小孩大人在自家院子玩耍的草地上,撲鼻的草腥味和一點煙燒味飄散,或者粉刷牆壁的油漆味跟著幽靜浸著小路,割草機的馬達聲往往將我的注意力拉到另一個時空去。

尤其到了冬天,山上濕冷天特別難受,每次身上裹著厚厚外套穿過眷村去學校上課,那麼每棟房子屋頂上的煙囪成了我注目的焦點。想到我住的那個三合院裡那根不再燒材煮飯的煙囪,看到他們的屋簷下仍然疊放整齊的乾材,想必是供給壁爐的過冬取暖準備。即使煙囪沒有冒岀白煙,當門口插上聖誕樹枝時,透明的玻璃窗內有燭光晚宴,經過那一區總是讓人感到不同情調的冬天氣息。

每次經過那裡,我總是想像著那是美國西部牛仔的住家,即使院子裡出現幾匹馬在悠閒地吃草,我都覺得不奇怪。低矮的圍籬彼此相隔,他們不怕別人的窺視,即使有白色窗簾的門窗敞開,但是各自獨立的門戶也不會彼此干擾。當然跟山腰上那些隱密而門禁森嚴的私人豪宅不能相比,但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住進去的。這種平易近人的獨立矮房,如果能住在那裡畫畫,的確是很多美術系學生租屋時的夢想,也是我那時心中成型的最好居住模樣。

事實上,當我一直陳述著對美軍眷村似乎美好回想的同時,但那已經是上個世紀的過去了。現在我必須清醒地面對房子已經逐漸老舊,甚至倒塌不堪使用的事實,昔日完整的社區氣氛已經有所缺陷,擁有那些房舍產權的所有人也不再維修,有些已經變成荒涼的角落了。那壁畫所透露出來的訊息,正是存在五十幾年的美軍宿舍從去年開始得面臨著被拆除的危機呢!地圖似乎成了當地人士為了向政府爭取保留社區行動的求救訊號。

如果沒有上山去,大概也不會知道社區的變化,即使消失了,住在山下的我也沒有知覺。原來美軍離去後台灣銀行成為這一大片社區房舍產權的管理者,這些年來開放給民間租借使用,西式的社區形式仍然存在,然而有一部分變成私人住宅,或者十幾年前台灣銀行拆除菁山路旁的那一區宿舍,自己蓋一大片樓房當員工訓練所,彷彿變成一處無法穿越的私人宅第。現在那些官員似乎不管社區的存在與否,至少停止租借而讓房舍荒廢,然後再用「報廢資產」變賣這片受託管的國土換現金啦!
     
巧合的是市政府已經動工建造的空中纜車暫時停工,因為山上的纜車週邊土地開發計畫是個重大弊案呀!即使如此,將來纜車從北投公園開上山來,如果那些官員的腦袋裡只會變賣家產拼經濟的話,那麼那些國產在這個時候急著拍賣,任由官員和生意人當作一般的房地產來處置,哪,山仔后在這個小山頭要重新被整容後的面貌是不敢想像啊!

要期待官方去主動善待那些特殊的古蹟或歷史建物,看來似乎是不實際的。像位在陽明山公園內很隱密的草山行館,在這些年當中,歷經前兩位市長任內的古蹟維護,整修門面,直到前幾年開放私人經營餐廳,才將這個神秘多年的禁區完全開放。只是因為發生火災燒成廢墟而令人遺憾,這樣的結果看來,真希望當年沒有拆封這個神秘的行館就好了呀!

本來進入行館小徑的坡地上有四間很好看的警衛房,那是1920年代用花崗石砌牆蓋黑瓦屋頂的西式建物呀!幾年前,第一任的文化局局長卻批准公文,悄悄地全部拆毀,然後再用鋼筋水泥照原來的模樣重灌。有一次我興沖沖地上山去拍照,看到那幾間石頭屋被拆光後的狼狽樣,版模和鋼筋在原址要重新起造呢!心裡想不通這種做法的道理何在,何況她在歐洲生活那麼久,難道不知道德國人如何保護老房子的態度嗎?想到此,我實在按不下快門地離去。三年前,那幾間「石頭屋」以藝術家工作室風光地開放時,有多少人知道那幾間石頭屋實際上是貼皮的水泥屋呢?如果文化官員的維護做法是拆掉古蹟蓋古蹟,那麼這也算是古蹟再利用的奇蹟啦!
 
當地的文史工作人士為這個社區所畫的一張地圖壁畫讓我引發了這些聯想和牢騷,如果社區的改造沒有兼顧到當地人的感受和歷史記憶,很多無形的寶藏都在現代化之中消失而不會再現。我也想起十年前我剛搬來的北投時,原本仍是個老舊無奇的北投,自從溫泉博物館從廢墟半世紀後重新修復,極其考究原始的建材,恢復這棟原來是「北投公共溫泉浴場」的光彩,不僅讓公園週遭的公共設施也跟著改頭換面,也使北投擺脫過去風化區的印象,今天看到來溫泉區的遊客不絕,而不是被建商的密集高樓大廈侵占,那也是北投居民在當年努力去爭取的結果呀!


簡單樸素的美軍宿舍,這個社區沒有隔離的圍牆而讓人自由穿梭,是山仔后可讓人自在呼吸的地方,那也是習慣住在高樓大廈裡的人們無法想像的「家園」!

2007-5-19 北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s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