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畫家的回顧展

 

今年是畫家郭雪湖過一百歲的生日,我也喜歡他的風景畫,可是今年初,我錯過了在台北歷史博物館一個半月的百歲回顧展。四月,這代表他豐碩的100歲的101件膠彩作品和無數的圖稿,移展到台中的國立美術館,我心裡記著這件事,但是三個月的展期也過的真快,而我也還沒離開過台北。

星期天中午,當我還在忙著整理剛遷居的混亂新住所,突然想到展出時間就剩這最後的半天,無論如何,那個下午,我沒有時間再猶豫,所以立即出門趕搭高鐵去台中,然後再搭計程車趕在美術館關門前的一小時入場。

如果沒有看到那件1930年的屏風作品,標題為<柳塘翠鳥>膠彩原作,那麼光看標題或畫冊的圖版,實在無法想像池塘邊正是一棵相思樹而不是柳樹。巨幅的圖畫中,我感覺到開始溫熱的早晨光影照在池塘邊,微風擺動著看起來顯的纖細的枝葉,而畫的很生動的相思樹葉裡,正開著點點金黃色的相思樹花,那年他才22歲,就有充分的能力去描寫相思樹開花的季節。另外一幅著名絹布上的膠彩畫<南街殷賑>又名<迪化街城隍廟口>,也是在同一年完成的。

當然,我也很愉快地看著那幅他在1960年畫的傑作<耕到天>又名<觀音山頂>,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他在不同年代的作品,即使到了七十九歲畫舊金山四季風景的那件四聯作<金山大觀>,畫面依然細緻而充滿力量。 

 

從我在美術系當學生時,就很喜歡去看台灣前輩油畫家的回顧展,那時候剛好可以看到各界為他們人生的六十歲、七十歲或者八十歲辦的大型回顧展,老畫家可以不用退休地一直畫,也只有在那個時候可以看到畫家公開不同年歲的作品,有時會遇到老畫家的身影,似乎向大家解說從年輕到年老的創作軌跡。

對於學西畫卻看不到美術課本裡的油畫原作的學生而言,看著台灣美術史上最早接受西方美術教育的畫家,早期旅外的油畫作品,也提供著一些接近西畫的時空想像。不過對於沒有放洋留學的老畫家的經歷,卻也提供留在寶島創作的原始典型。

 

那時還是美術系學生的我,自然很感興趣地仔細觀賞他們也在我那個年紀的作品,那是在學校無法獲得的啟發經驗。後來我有機會去歐洲,剛好遇到一些重要畫家的大型回顧展,無論如何,這是無從比較的觀賞經驗,但是現在想來,去看台灣前輩老畫家回顧展的印象,還是很生動。

 

2008-7-22 關渡

註:美術館都標記那幅<柳塘翠鳥>是1930年的作品,但是我的另一本書上是紀載著1937年畫的,這差距不難查證,只是我的直覺也是接近1937年他29歲畫其他屏風形式的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s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