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2-1  

watercolor on paper 27*39cm 2013

 

登山鞋  

 

「東方重疊的群山背後,那東海岸的海洋也歷歷在目。海面在旭日照耀下,彷彿是披上了金色燦然的晚禮服,其上空有銀色亂雲迤邐著。對一輩子沒離開過深山的布農朋友,我用各種方法向他們說明「那就是海」,卻沒有辦法讓他們瞭解。最後,我說:  

Sikavaivi bunul.( 那是特別的天然積水。) 

Madia danum.(很多的水澤。 

他們還是一臉茫然。」p 121《山、雲與蕃人》鹿野忠雄著 楊南郡譯註

三年前,我才第一次去爬高山,對於要不要買一雙好的登山鞋或者普通就好,心裡很猶豫。後來,我買了這雙進口鞋,心裡開始這樣想,要是能穿這雙鞋爬完三座大山就夠本了,對於從未見識過高山,也不知道有沒有能力再上山的我而言,這是唯一想到讓自己感到心安的理由。 

這兩三年之間,我穿這雙鞋爬上了好幾座大山,總算第一次見識到高山的雪地,如當初所想,如果不再上山,那麼,這雙鞋子也算夠本了。後來,我開始去書店買了第一本登山的故事書來看,顯然,那本鹿野忠雄寫的高山紀行《山、雲與蕃人》讓我感到驚喜,尤其在他1931年夏天的秀姑巒山脈縱走的紀錄裡,看到這一段在秀姑巒山頂上的對話文字時感到很驚訝。  

當年鹿野忠雄是迷上了尚未被打擾的台灣高山才選擇來台北唸高校,他的學業不在教室裡完成,卻是一次又一次地長時間置身在原始的中央山脈裡,後來他回東京上大學,但每年暑假都帶著登山計畫前來,他的學術仍以此為探究的對象,像這樣度過他的青春期實在讓我感到驚訝。顯然,他在學生時代瘋狂攀登山岳的紀錄變成這本書的依據,這些在大山裡探險和觀察的記述文字多麼生動而有美感,當我爬過高山之後,讀到這些文字感到格外親切,也讓人興奮,這些線索成了我對原始山林想像當初狀態的依據,那麼,如果能在我學生時代的國文課本裡讀到這些文章,該有多好! 

從這段文字去想像他的布農族夥伴那一臉對大海沒概念的茫然表情,讓我印像深刻,即使來到了二十世紀,他們可能一輩子沒到過平地,也沒見過大海。不過,我感到更訝異是,即使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像我一直住在海邊的平地,也很有可能一輩子不會去高山,而以為生活的領域只是如此,因為當我看著遠方的山脈,想起剛穿上這雙登山鞋的時候,對藏在雲霧裡的山巒也沒有任何概念!

2013-06-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s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